作者:小二 时间:2023-05-13 06:54
全文1577字,阅读大概需要5分钟
「我自闭了」、「我 emo 了」等网络流行用语作为“丧文化”在网络中不断流传,用以调侃本人的负面情绪。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日益凸显。但是,长期的自闭、心情低落、兴致不高就不是情绪问题了,很有可能是患抑郁症了。
今天,我们来说说“抑郁症”,也许大家觉得对它并不陌生,但其实要了解的还有很多。有人认为,抑郁症不是病,而是娇气、矫情、抗压能力差的表现,无需治疗。真的是这样吗?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以情感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和持久的抑郁症状群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
抑郁症可能发生在各类人群中,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的人士以及老年人、特殊生理期(产后、更年期)的女性等,都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
抑郁症早期四大症状
征兆1:总高兴不起来
如果发现孩子总是高兴不起来,这种忧伤不只是在表情上,同时也表现在动作和姿态上。
征兆2:失去兴趣
患者可能会在社会交往上出现厌倦、冷淡情绪,对周围的事情开始失去兴趣。
征兆3:认知功能损害
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或反应迟钝等,感觉脑子就像生了锈的机器一样,创造性也在不断下降。
征兆4:长期失眠
伴有没有明确原因的失眠,时间减退、体重下降,总感觉身体很疲倦,而且这种情况持续了2周以上,正常的工作学习及社交都受到明显的影响,就应当提高警惕,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公众对它仍然存在一些误解。正是错误的观念,导致很多抑郁症患者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以下这些误区,请一定要避免。
误区一:抑郁症是情绪问题,可以自己调节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不是情绪问题,不是单纯的“心情不好”。抑郁症需要用医学手段进行干预治疗,不能通过自我调节解决。
误区二:治疗抑郁症要服用多种药物,危害健康
抑郁症会伴有其他精神症状,患者在治疗时需要服用药物。目前,新型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明显改善,患者长期服药耐受性、依从性都比较好。另外,抑郁症的治疗不单纯只用抗抑郁药物。
误区三:遭遇不幸才会得抑郁症
并不是只有遭遇不幸的人才会患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类似于感冒的疾病。简单说,抑郁症就是大脑生病了。事实上,即使性格开朗外向、生活顺利的人,同样也可能患上抑郁症。
如何预防抑郁症
患有抑郁症也无需害怕,可以尝试下面几种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1、学会识别一些消极的思想,不再自我责备和折磨
比如脑中闪现自己不如别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不善与人交往,不会处理日常中的人际关系等等消极的话语时,要学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也许不善于人际交往,但自己可以努力地改进缺点并尝试着与别人多进行交流。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把消极的想法抛弃,会对抑郁症的治疗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2、多与身边的朋友亲人进行交流
如果感到心情烦闷,要学着主动找自己的亲朋好友谈心,有压抑在自己内心的困扰事件,要及时寻求帮助,而不是默默承担。
3、积极参加生活中的各种社交活动
打开自己时常紧闭的大门,告诉自己要走出去,朋友邀请的社交活动要积极参加,并且多寻找一些社交活动,认识新的朋友。可以尝试着用锻炼运动唱歌等方式来缓解内心的不安。
当我们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时,即使遇到一些困难和情绪也可以接受挑战,收获成长。但当我们的内心承载已经超负荷,悲伤、崩溃、疲惫、虚无时,请记得给心理一个调节的余地。
美年大健康特别推出“心理咨询服务套餐”、“青少年心理健康套餐”,通过搭建完善的心理健康在线平台,将筛查、评估、干预和康复融为一体,开发权威测评工具、严选心理健康专家、提供心理健康科普资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权威、便捷、私密的全方位心理健康管理方案,能够从身体、心理、人际关系多方面,客观地评估您是不是处在“心理亚健康”状态,帮助您了解自己的情绪和睡眠情况,有效预防和避免心理和慢性疾病的风险。
根据您的个人情况,您还可以联系专家针对性地给出调整意见和心理健康管理方案,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自己,拥抱幸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登录美年官方商城购买“心理咨询服务套餐”、“青少年心理健康套餐”。
文章仅用于信息交流,不构成对任何医药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或广告宣传。有关疾病、治疗或药品的专业问题,请咨询医生或有专业资质的医疗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