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二 时间:2023-05-12 15:41
俗话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
三九天,也就是冬至过后27天,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日子。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指出,三九养生要特别讲究,好让身体为来年春天做好储备。
1
顺时养生
人法地,地法天。
自古以来,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
自然界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人的五脏六腑,也须遵循四时变化,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中医认为冬主肾,肾精又是五脏之精的根本。
逆冬气易伤肾,自古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说法。
在避免过劳的同时,更要注意节欲、少酒,重免酒色过度造成的肾精亏损。
2
静神养生
《黄帝内经》中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人安静下来,能够削减很多不必要的耗费。
特别是“气”的耗费,做到身体“节能”,这样才可以防止疾病。
三九天,把生活节奏放慢,以默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
做事要讲究“慢半拍”,慢节奏的生活有助于保存肾精、阳气。
保持心智的宁静,自然可以安和五脏。
3
动形养生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人只有运动起来,才能有精力,少生病。
古人的冬练三九,一般是以站桩、打坐这些静功为主。
调节自己体内的气机,让气血去濡养五脏。
达到气血充盈,温暖全身,经络通畅的效果。
在室内做好通风的情况下,也可以打打太极、慢走散步。
如果气温有所回升,酌情选择室外锻炼,雾天、雪天、大风天不要外出。
4
饮食养生
古人云:“养生之道,莫先于食。”
冬天人体热量消耗较多,可适当进行食补。
三九节气因天气寒冷,人在”补”后不易上火。
气虚者,可多喝生姜熬炖的鸡汤。
血虚者,要多吃大枣,或喝些当归生姜羊肉汤。
阳虚体质的人,是冬季进补的主要人群。
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经常感冒。
可多吃一些高热量,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如羊肉、韭菜等。
5
固精养生
三九天寒,人的肾阳不足,如果不知节制,一味放纵,身体只能越来越差。
白天要多晒太阳,不做剧烈运动,避免无谓地损耗阳气。
同时还要注意保暖,多增添衣服,避寒就温以藏阳气。
早晨起床,可以面向东方做深呼吸运动。
这样,阳气可以从劳宫穴进入人体,直接补养心肺。
6
通络养生
《内经》有云:“经脉者,可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三九天,人体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
艾灸贴敷特定穴位,可通经活络,祛风散寒,使人体阳气更加充沛。
三九灸可治疗支气管哮喘、咽炎、各种慢性咳嗽、体虚和易感冒体质;
调理失眠、神经衰弱等,各种虚寒性疾病,以及亚健康人群。
还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养生保健功效。
7
修身养生
《中庸》中讲到:“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人是精神和身体的统一,身体和精神互为依托。
过度的情绪波动会带来器质性病变,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所以养生保健不止要关照到身体层面,还要关照到精神层面。
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要从修身养性做起。
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8
调气养生
中医认为,人体气机不畅,易生痰、瘀、湿、毒。
频繁打嗝是气逆,胸胁胀痛是气滞,少气懒言是气虚。
可在家联系呼吸吐纳,晋代葛洪《抱朴子》记载:
每日午前,取仰卧式,瞑目静心,摒绝杂念。
先用鼻缓缓吸气,吸满后屏气,再用口缓缓吐气。
吸气或吐气,都要毫无声音,以羽毛放在鼻孔处,纹丝不动为标准。
有利于锻炼肺活量,缓解肺部诸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等。
9
排毒养生
三九之毒,主要是因为“伤于饮食”。
此时为了进补,人体大量摄入高热量食物。
肝脏负荷过重,很难及时排出废物,所以人容易生热,也生痰。
可在睡前敲打胆经,能舒经通络、活血排毒。
胆经在下肢的巡行路线是沿股、下肢外侧中线下行至小趾、次趾之间。
位置很好找,沿着裤子中间的那条线,一路敲打就对了。
晚上11点之后就别敲了,容易引起肝火上亢。